1980年,从古至今都不多见的一幕发生了:八宝山革命烈士公墓中移出了一个人的骨灰,并撤回了对其的挽联通告,而这位骨灰被移出烈士公墓的逝者,就是康生。
康生的政治生涯
1898年,康生出生在山东省诸城县大台庄。康生的家庭是书香门第世家,在这样家境优渥的环境下成长,康生从小便受到了文艺氛围的熏陶。
1925年,国民革命爆发,康生深受革命思想潮流加入了中国共产党,最开始康生从事地下情报工作,负责我党的情报安全保障。后来被任命为华东局副书记,主要负责山东等地主持土地改革工作。
也正是因为这段工作经历,让康生对“批判”这种事十分乐忠,曾经对身边人说过:“我这个人不会做什么,但是只要是谈到怎么批判,怎么斗争,我立马就不困了”。
庐山会议后,康生一路升迁,位置直达党中央的核心,但对权力愈发贪婪的康生,和江青、张春桥等人混在一起,沆瀣一气,成为了“四人帮”团伙的帮凶。
秘密揭发江青
从1974年下半年开始,中国的政治形势开始发生了重大变化。毛泽东对于江青集团的人不止一次地严厉斥责,甚至在公开场合表示:“江青并不能代表自己”。
而在对江青一伙多次进行批评和打压的同时,毛泽东还重申由周恩来来主持党中央和政府的日常工作。这样的形式,对于康生这样一个善于窥测政治动向、对党内斗争十分熟悉的人来说,自然是对今后形势发展趋势再清楚不过。
于是,老谋深算的康生,便开始对江青的态度发生了急剧转变,他十分急迫地和江青一伙拉开距离,面对江青的探望,他拒而不见;反而一改往日冷漠态度,一反常态地关心起周恩来的病情。
1975年秋天,已经被重病缠身的康生,讲话都已经十分困难,语句也含糊不清。深知自己将不久于人世,于是便让人把自己抬到周恩来总理的面前,向周恩来陈述了一件事情。
那天晚上,正在医院养病的周总理正在准备几天后的出行,这时秘书接到一个康生秘书打来的电话,说康老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对总理说。在得到周总理的同意后,康生便被工作人员抬上车,驶向周总理养病的305医院。
这个时候的康生,身体十分虚弱,甚至连坐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了,而见到周总理后,康生缓缓地开口:“总理,我要揭发江青和张春桥,他俩都是叛徒”。
接着,康生便把江青曾经在上海被逮捕过,张春桥包庇自己的汉奸老婆等事,一一说给了周总理听。二人的谈话持续了一个小时后才结束。
但回到住处的康生仍然觉得自己做的不够,于是干脆直接把自己的揭发报告转到了毛主席那,这才作罢。
“揭老底”做法疑点重重
在向周总理揭发江青和张春桥问题的几个月前,康生还是江、张等人的积极支持者,那么为何短短几个月的时间,康生便转换立场了呢?
和江青一众人划清界限
这种说法是最被人广为熟知的,毕竟以康生的政坛经历来看,他确实十分有可能做出这样的选择,随着“四人帮”逐渐没落,就凭自己和江青的关系就难逃罪责。
因此,康生在事情还尚未盖棺定论之前,先去揭发江青,至少先表明自己的态度,以示自己和江青等人划清界限,这样能最大程度上避免自己有朝一日能遭到正义的审判。
林彪“谋杀”计划东窗事发
1959年庐山会议上,彭德怀被免去了国防部部长的职务,转为由林彪接手。而在林彪从彭德怀手里抢夺权力的过程中,康生的胡搅蛮缠就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。
随着林彪的得势,康生不遗余力地吹捧林彪,直言林彪是“被天才看中的天才”,不过到了1971年,林彪东窗事发,乘坐飞机逃亡的过程中坠亡蒙古,康生又急忙调转风向,换了一套说辞,表示自己和林彪不共戴天。
因此,康生也害怕自己被人提起曾经和林彪共事的经历,于是在弥留之际,想办法和四人帮撇清关系。
其实,康生在临终前“揭发”江青和张春桥,无论是想要“拉开”和四人帮的距离也好,还是想要靠拢周恩来表示友好也罢,最后康生一心想要和江青等人拉开距离的愿望还是没有实现。
在四人帮落网时,康生也被予以了相应的处罚:开除党籍、撤回其挽联、骨灰移出八宝山烈士公墓。
这样看来,康生之前所做的无外乎都是徒劳,虽然逝世的康生没有得到实质性的代价,但他的所作所为,注定逃不过口诛笔伐。